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课程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采取新的教育方式。应该致力于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始终将精力放在课堂学习状态中,也应该将精力投放到如何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在此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这样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才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程教育的理念,使得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内容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自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进行论述,为致力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寻找一些创新之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采用应试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的模式,课堂中采取给学生讲解知识,引导学生复习等循环模式,实际上该等教学方式并不符合现如今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而且使得课堂中大多数的教学时间都围绕着教师进行知识内容讲解、吸收,通俗讲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如此没有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的教学,这使得多数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被动学习知识,对一些知识内容也往往采取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而且即使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当然也只是一些简单的题目,也难以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延伸和发展。
(二)学生自身学习经验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听课和学习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让学生自身形成固定的思维,久而久之,反而导致学生对于教师产生依赖性。而一旦在课堂中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很难完成学习,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不利于后期的长期学习。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
(一)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数学游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竞赛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此举能够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激起学习的欲望,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形式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教学环节。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与数字相关的内容中,就可以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接数字。这种形式比较考察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自身也会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自身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热情都会非常的高涨,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投入。
(二)借助微课创设生活化学习场景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自身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且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是很强,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时难以理解,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融入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中,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上的难度,从而有效唤起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有关统计相关的内容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奥运会视频片段作为微课视频资料。在视频中可以呈现出各个国家对金牌的统计数,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可以理解统计图的相关概念,感受统计图的定义。
(三)导入新颖的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新奇的事物会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及时导入较为新颖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热情,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做到有一定的探究兴趣,才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此外教师在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提高兴趣。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有关圆形相关的内容中,教师就可以在课程开展之前对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圆形图形呢?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随机回答。此举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回答的欲望,而教师也可以顺势开展圆形图形相关内容的知识点讲解。此外,学生也能够在这种导入环境下,更快抓住对于本知识点学习的兴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