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数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
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
和孩子玩「买卖游戏」,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
和孩子一起互相扮演掌柜和顾客,把货品摆在模拟小货架上。
顾客认真浏览货架上的商品,问询价格,讨价还价,付钱再找钱。比如买一个苹果6元钱,给一张10元给孩子,孩子需要找4元。一开始让孩子自己定价,孩子会定一个简单的整数,比如,10.20.30元。
玩过几次之后,家长就可以暗暗把孩子往稍微复杂的计算上引。例如冰激凌3元一个,涨价了,变成3.2元一个了。
然后一次买两个,再给20元给孩子找钱。
开小超市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趣。
一开始玩100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孩子一些建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
「买卖游戏」持续到孩子小学二三年级,孩子开始学习乘除法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在游戏里加入相关知识。
例如一盒饼干9元钱,顾客一下子买8盒。
或者一盒饼干4元,里面有10片,但顾客只需要买3片。
这样,孩子就得动用乘除法知识来计算了。
「开小超市」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
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
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但是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玩,也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也不要告诉孩子这是为了让他学会计算。
家长要记住的是,这是个游戏,不是数学课。
家长可以通过「买卖」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但不可操之过急。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
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
如果孩子在买卖中屡屡感到计算的困难,他就会有受挫感,就会失去兴趣。
为了保持新鲜感,可以互换角色,可以扮演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职业的人,还可以让家里的毛绒玩具参与进来,玩角色扮演,产生很多不同的故事。
「开小超市」给出的启示是: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比起书本和课外班的课堂的干巴巴和枯燥,在游戏和生活中实践和应用,能让孩子轻松有趣地掌握数学知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上一篇:学习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