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重大机遇,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
贵州把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作为联系服务群众、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在贵州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人民网开设《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系列访谈》节目。本期,我们邀请了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未做客人民网访谈间,畅谈贵州省教育厅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上取得的成效。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未做客人民网访谈间。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近年来,贵州省教育厅通过打造“贵州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号,以“键对键”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媒体手段相融合,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热点推送、网上答题等诸多活动,构建网上“红色阵地”,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为谱写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和舆论环境。
主持人:2022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已于日前启动,请您谈一谈对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看法。
杨未:互联网是群众工作的新空间、新方式和群众监督的新平台,网络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党通过借助网络工具实现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这是在新时代与时俱进优秀品质的体现。如何在网络阵地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提升党员干部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好守牢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底线,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主持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各种思潮涌动,坚守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工作愈发显得重要,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贵州高校思政”是如何强化网上思想引领作用,在贵州高校学生中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杨未: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汇的地方,思想诉求、思想观念、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多元,而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主流媒体关注不是特别多,大部分信息从网络上获取,热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鉴别能力和心理定力较弱,非常容易受网络舆论影响。因此,需要用科学理论、正确思想、主流价值精心地引导和培养,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最大增量”。指导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贵州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号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思政教育类官方微信号,自2021年正式发布以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以“键对键”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媒体手段相融合,根据大学生的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热点推送、网上答题等诸多活动,构建网上“红色阵地”,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为谱写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和舆论环境。
近年来,“贵州高校思政”微信公众号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从2021年12月开始,我们就开始探索。当年12月4日下午,通过直播的方式举办了杨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日直播观看人数近134万次,相关新闻报道浏览量超22万次。这次报告会既是一次精彩纷呈的网络直播报告,更是一堂彰显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思政课”,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以杨明同志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爱岗敬业、潜心教书育人。报告会效果显著,反响强烈,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与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