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日益深入,远程教育作为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难题的重要途径被寄予厚望,正逐渐产生越来越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展开教学模式的研发设计,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荣誉奖项。
6月21日下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第一完成人罗清红受邀做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教育经典品读会,作为特约领读人,通过云端会议,与广大教育从业者共读最新著作《智能时代的共享教育》一书,并分享团队设计的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相关研究成果。
怀抱“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这一质朴而坚定的“共享教育”理想,在成都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以四川成都市、广西柳州市为应用基地,开展成果的应用推广和示范建设,生动讲述了“一块屏幕引发的故事”。罗清红将其总结为“共享教育的成都模式”,并分享了教研团队构建的“教学研培评”闭环模式,阐述了网格节点同频共振的巨大教研力量,共享了成都教育的数字化教育经验与进展,与读者一起,探讨了教育数字资源和智慧教育产品与服务助力解决教育不均衡的潜力。
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是“大事”,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打造“国家基础教育智库”,致力于更好发挥网络化教育的潜在效能。研究团队开展了《远程直播教学助推教育均衡的常态实践》《随身随堂“微师培”——教师研修的“成都模式”》《移动泛在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以成都数字学校为例》《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精准作业设计研究》等研究,并总结出“三类三层四步六环:成果推广应用的创新机理——“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模式,以更广泛地传播广西柳州的成果应用实践经验。
(薛涓 文/图)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