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正在恢复
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终于能回国了!”定居澳大利亚的华人黄莹莹这几天乐疯了,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通知,华人回国常用的探亲、团聚、工作、经贸等签证从6月20日恢复申请了。
不单单是澳大利亚,其实从6月20日开始,中国驻法国、澳大利亚、印尼、挪威、西班牙、美国等多国使领馆也同步放宽了赴华签证政策。
回国需求在增加,各航司纷纷申请复航多条国际航线。南方航空(600029)宣布从6月开始,陆续恢复7条国际航线,国际航班将由原来的每周36班增加至每周48班,通航国家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27个。国航、海航、首都航空等航司也将在7-9月恢复部分国际航线。另外,越南航空局6月16日称,中方已批准两国各家航空公司每周运营2个航班。民航资源网专家熊维指出,“这些新增航班变相取消了实行长达两年之久的五个一政策。”
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民航局日前调整了赴华国际航班熔断政策,国际航班熔断规则中确诊旅客人数统计日期自航班落地后7天调整至5天。同时,我国多地也相应调整了入境隔离政策,进一步缩短了入境隔离时间。
“国际航班数量的增加释放出我国国际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极大地提振了市场的信心,这也意味着‘五个一’政策的逐步放开、民航国际市场正在逐渐恢复。”民航专家綦琦说道。
国际航班增量
随着各国放宽出入境管制,国际旅行恢复正常,全球民航市场正在快速复苏中,尤其是国际市场。正因看到整个民航业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复苏的步伐加快,6月20日,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在多哈宣布提高航空业2022年财务业绩展望,预计全球民航业今年将减少至97亿美元,净亏损率为1.2%。与2021年的巨亏1377亿美元和2021年巨亏421亿美元相比,今年民航业绩有望获得巨幅改善。“2023年预计全行业可实现盈利,北美地区2022年预计盈利88亿美元,”威利·沃尔什乐观说道。
但对于中国民航业来说,扭亏尚比较艰难,尤其是在国际航线市场没有复苏的状况下。过去两年,在“五个一”政策下,我国国际航班数量被严格控制,航班量较2021年减少约9成。如今政策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
近日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网站发布消息称,经中意双方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近期中意间往来直航也将陆续恢复。由勒奥斯航空执飞的赴华直航NO976航班(米兰至南京)于6月20日起运营。与此同时,由海南航空执飞的罗马至重庆直航、由中国国际航空执飞的米兰至北京直航(第一入境点为呼和浩特)及由勒奥斯航空执飞的米兰至天津直航也将于近期恢复。
在此之前,首都航空宣布6月11日恢复西安-里斯本客运航班。国航则从6月12日起,恢复执行停航近一年的成都双流至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客运航班。海航也已于6月9日起复航深圳-温哥华直飞国际航线,从6月7日起恢复北京-布鲁塞尔国际航线,回程布鲁塞尔-北京航段(第一入境点西安),还有西安-多伦多的国际航线也已恢复。
一口气恢复国际航班最多的可能还得算南航。南航日前对外披露,从6月开始,陆续恢复7条国际航线,国际航班将由原来的每周36班增加至每周48班(往返计为2班),通航国家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27个。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航班均属于定期航班,除了这些航班外,近几个月国内航空公司更是积极地通过包机、加班航班来增加国际航班的数量。
从民航局官网披露的国际航线审批结果统计获悉,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申请在6、7月加班、包机的国际航线多达41条,而前两个月这个数字仅为38条和12条。
6月17日召开的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透露,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有序安排国际航班运行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外人员往来,也是实现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民航局正在与部分国家商谈,逐步、稳妥增加定期国际客运航班,满足人员往来需要。
这是近期官方对国际航班发出的最明确信号。
释放积极信号
其实,从6月1日起,国际航班的复苏迹象已开始出现。
当时,中国民航局下发了新的国际航班熔断规定。原先航班落地一周内确诊即触发熔断,改为航班落地5天内确诊即触发熔断,相当于减少了两天落地确诊人数统计,也避免了更多国际航班被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