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在6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复《财经》记者提问称,目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民航局正在与部分国家商谈,逐步、稳妥增加定期国际客运航班,满足人员往来需要。
此前泰国民航局和越南民航局均公开表示,收到了增加直飞中国航班的通知。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也增加了航班配置额度,恢复了部分国际航班。此外,民航局还将熔断政策考察周期从航班落地后7天内缩减为5天内,熔断标准有所放松。
与此同时,入境人员隔离周期缩短、赴华签证和入境检测要求放宽等利好消息也在不断出现。比如入境隔离政策上,部分地区由原来的14+7(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7+7(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健康检测)或者10+7(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健康检测)。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于占福认为,这意味着受疫情影响已久的中国国际民航市场,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为温和的测试和恢复阶段。中国民航将在更多的通行量基础上对逐步开放边境的可行性、安全的节奏以及更完整的配套政策与流程进行与时俱进的“边走边试边改边定”的探索。
随着暑假将至,近期留学生回国需求较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留学的周同学经历了两次航班熔断被取消后,买到了6月26日回国的机票。她告诉《财经》记者,虽然政策在向好,但还是有点担心,“6至7月是留学生放假回家的时间,但是国际航班明显增加至少需要到8月,还是会有大批留学生滞留在外,有家不能回。滞留美国需要支付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是一方面,有的同学而且还要面临签证过期的风险。”
国际航班量增加,入境隔离时间缩短
在民航局公开表示正与部分国家商谈,增加定期国际客运航班事宜时,已有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新增了当地与中国之间的国际航班执飞计划。
国内航空公司方面,国航、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增加了航班配置额度,恢复了部分国际航班。
6月20日,在航班雷达上看到大阪飞往上海的航班。图源:航旅纵横
中国国航获得往返白俄罗斯和阿联酋的航班配置额度,本次为恢复调减额度;南方航空获得往返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耳其的新增航班额度,通航国家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27个;海南航空计划于6月23日起复航重庆至罗马往返直飞国际航线,这是疫情以来重庆地区恢复的首条洲际定期国际客运航线。同时海南航空还获得往返意大利的新增航班额度。
在厦门航空公布的7月国际班表中,新增了7月22日周五MF829 厦门-洛杉矶航班,7月23日周日MF830 洛杉矶-厦门航班;原“规律性取消”的7月7日MF830航班,将正常运行(前提是不触发熔断)。
航旅纵横提供给《财经》记者的数据显示,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国内出发的国际客运航班量环比上涨约百分之十三,回国的客运航班量环比上涨接近百分之十,国际航班量整体开始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国外航空公司方面,泰国、越南等国的航空公司开始增加飞往中国的航班。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6月14日,泰国民航局邀请泰国8家航空公司对恢复中国航线航班事宜进行讨论。泰国民航局表示,中方已经允许泰国每周执飞2个到中国的航班。越南民航局官网显示,6月16日,中国民航局致函越南民航局,通知在逐步恢复国际航班的同时继续做好疫情控制,允许两国航空公司每周直飞2个航班到中国,此前为每周1 班。
入境航班增加之后,部分地区的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也开始缩短。由“14+7”(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7+7”(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健康检测)或者“10+7”(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居家健康检测)。
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份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上述隔离政策。5月15日,北京对目的地为北京的入境人员实施“7+7”隔离政策。江苏常州、徐州实施“7+7”,浙江宁波实施“10+7”,四川省实施“10+7”政策。
入境条件放宽,但熔断政策调整有限
除了国际航班量增加,赴华政策也开始放宽,包括赴华签证要求和入境检测要求。
下一篇:国际航班渐多 传递了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