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甘肃省8.2万考生顺利走出考场,实现了“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目标任务。
借考调卷:闻令即动,不容出错的“大考”
甘肃省制订借考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先后开展两轮“跨省借考”摸底工作,对因疫情影响滞留外省难以返回我省报考点所在地的6018名考生,协调外省(区)安排借考;对滞留甘肃省符合借考条件的3541名外省考生,统筹安排在我省借考;对在甘肃境内且难以返回报考点所在地的省内9297名考生,统筹安排省内跨市(州)就近借考。
今年,甘南州首次设置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共有1183名考生参加考试,设置了42个普通考场和1个备用考点,参加监考、巡考、保障等工作人员近300人。为确保考生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保障部门全力保障,服务人员贴心服务,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零违纪”的考试目标。
白银市报考点共设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白银市第一中学、白银市第八中学和白银市第十中学4个考点,全市报考考生5087名,设174个考场,其中特设考场38个。为方便考生就近参加考试,白银市对1815名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返回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办理了借考。同时,抽调骨干力量,有效开展试卷整理调配、考场编排等工作,实现安全管理无漏洞,考生试卷匹配无差错。
天水师范学院考点设44个考场,其中一般考场25个、特设考场19个,另设备用考场10个。自考研筹备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统筹兼顾、科学安排。面对疫情考验,组织学生在易考通打卡、动员学生积极借考、科学合理设置考场、准确无误完成了配备试卷,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力确保了研究生考试的顺利进行。
组考防疫:“一类一策”,全力确保“应考尽考”
为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甘肃明确常规考场、特设考场、备用考场、医院考场等4类考生考点考场设置要求,明确入场检测、作弊防范、考务管理、安全保密等31项考试安全措施,明确考前、考中、考后对涉考突发事件研判、报告和应急处置程序。
各地教育部门主动联系当地卫健部门,统筹协调核酸检测力量,优先保障考生核酸检测,及时获取考生核酸检测结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考试组织工作的影响。强化考点医疗卫生和急救力量,协调安排卫健、疾控人员担任防疫副主考,增加各类考场、考务人员备用数量,加大N95/KN95口罩、测温设备、常用药物等各类防疫物资储备。对考生因为没做核酸、没有核酸结果、核酸结果存疑等特殊情况,要求考点在专业评估确保安全情况下,安排考生在备用考场先行考试。提前联系公安、疾控等部门做好入场、离场秩序的维护,防止发生拥堵和混乱。
张掖报考点共有3552名考生参加考试,设置张掖中学、育才中学2个考点,121个考场,其中,常规考场88个、特设考场33个、另设置备用考场8个。考前,张掖通过公告、短信、电话等方式落实考生第8次健康打卡数据采集情况,摸排全市考生核酸阳性人员938人。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紧急重新编排考场,实现考生分类,并再次通过公告、研招网、短信,通知考生重新打印准考证,分类设置两类考生通道,提高考生分流速度,避免考生间发生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