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应届毕业生马子达春节没有回家,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准备毕业就业事宜,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本来谈好的几家实习单位也没能按计划进行。正当焦虑之际,宁波大学举行的首场“空中宣讲会”为他带来了“惊喜”。
3月5日宁波大学举行的首场“空中宣讲会”上,马子达通过云端就业平台把简历发过去,随后开始了与宁波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试官的云端面试。
为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宁波大学采取了务实有效的就业“云端三板斧”:即云端就业调研、云端就业指导、招聘宣讲。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宁波大学就业市场已共计审核通过就业信息网新注册187家用人单位,发布229则招聘公告,为毕业生推荐岗位784个,用人单位发布需求招聘人数共计24942个。
就业调研:
了解毕业生“想要啥”
疫情究竟对毕业生有哪些实际影响?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毕业生本人。
为全面了解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就业、实习等情况,学校在学院、学生、用人单位三个层面进行了调研。
学院层面,全面调研各学院关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收集第一手信息,研判就业形势并针对性地部署就业工作。结合调研结果,除了已开展的综合性云端洽谈会、空中宣讲会,学校还将针对毕业生的专业类别,分行业、分类别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通过行业专场招聘会,实现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各学院不同专业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岗位,有效提高人职匹配度。
学生层面,已在全校2021届毕业生中进行了实习情况调研,下阶段计划在毕业生中就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需求等多方面展开进一步的调研,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进程,部署下阶段就业工作。
用人单位层面,学校已与2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咨询疫情对用人单位的影响,了解招聘的需求变化以及春招的进度安排,希望能为用人单位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桥梁。
就业指导:
告诉毕业生“你别慌”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宁波大学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李宁宣(化名)有点措手不及。他的第一就业方向是成为一名公务员,然而由于疫情的到来导致公务员考试延期,在实习单位中又遇到了许多不如意之处,各种因素叠加使他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
辗转反侧之际,他拨通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电话,就业指导中心王洪影老师详细地了解了他的就业现状,帮助他厘清目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利用心理疏导、案例分析、设定合理期待等方法,帮助小李缓解就业压力,指导他面临职业选择如何做决策,45分钟的电话咨询后,小李多日来的困扰终于“烟消云散”了。
疫情当下,本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毕业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难免出现焦虑情绪,这在调研中也比较突出地反映出来。为此,学校及时安排一批经验丰富的职场大咖通过云端就业指导服务,告诉毕业生“你别慌”。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毕业生“别慌”。疫情之初,学校的心理专家已经排好值班表,通过各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线上心理疏导服务,目前咨询指导反馈很好。机械学院一名研究生因为就业焦虑、失眠等问题通过学校在线心理援助服务平台预约……相关老师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就业现状,帮助学生厘清目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利用心理疏导、案例分析、设定合理期待等方法,纠正其不良认知,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指导学生面临职业选择如何做决策,咨询后学生的困扰减轻,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
教授求职技巧让毕业生“别慌”。学校在就业网上开辟咨询指导专区,一方面精选如何参加网络招聘会、视频面试等实用求职攻略;另一方面组织资深辅导员或职场大咖有针对性地撰写求职指导技巧类文章或录制小视频,不定期地在专栏发布,助力毕业生高效求职。积极联系专业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公务员考试、教师考试、军队文职考试、银行春招考试、医疗考试等公益免费网课,提升毕业生考公录取率。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全覆盖让毕业生“别慌”。学校不仅组织了53名学工一线党员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线上课程以外,还组织学工线的党员们通过建立班级QQ群、钉钉群、微信群等方式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前求职咨询、就业指导已覆盖全体学生。
招聘宣讲:
引导毕业生“去突围”
知道了毕业生“想要啥”,告诉了毕业生“你别慌”,最终还要引导毕业生“去突围”,实现高质量就业。